找到相关内容458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太虛、圓瑛二大師與臺灣佛教界

    是業識性,是妄想性,非天性也。而謂貪欲為順人之天性者,實無知智識之謂也。孔子亦知貪瞋痴之當戒,故論語云:血氣未定,戒之在色(此戒少年不可痴迷,多好色欲也),血氣方剛,戒之在鬪(此戒人壯年不可瞋恨,多好...

    釋慧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11840118.html
  • 欲海回狂(三)

    ;举世皆耽色欲,菩萨独修梵行;举世皆事贪吝,菩萨独爱布施。作善作恶,既有天渊之别,各各不能相代,则受乐受苦,亦有天渊之别,各各不能相代。譬如舜目重瞳,较之双眸而有余;瞽瞍(*舜之父)盲视,拟于独眼而...

    周安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2740273.html
  • 等待黎明的时刻(三)

    不仅是此世的灾难,更是往后生生世世的祸患。所谓‘攘外必先安内’、‘色不迷人,人自迷’外境虽多么迷惑或恶劣的干扰,尽管我们的烦恼不能断,但一定要降伏—淡泊得下来,否则当沦溺于电玩的虚拟情节、色欲、物欲等...

    修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0940332.html
  • 禅宗美学前史

    色界大概相当于我们物质界,不过这一界为已经离却了具有色欲、贪欲和财欲等生命欲望的人们所居住。依佛教原理,人通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种感官,对一切现象界有所感知,称为色法。感知分为五种,即色、受、想、行...

    张节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5940709.html
  • 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(上集)B

    菩提心),就犯了杀害不变光佛的恶业,将入金刚地狱。我将自己的意识住于不受色欲污染的净喜之中,不入昏沉,因此觉性生起。  移喜磋嘉女佛生平  十三岁:为帝王之后  二十岁:得到完全灌顶,并开始苦行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64341252.html
  • 道教哲学与佛学的关系刍议

    所以必须以命为体。命则是自有中而无,所以必须以性为用。性因情感的困扰而迷乱,命因色欲的耗损而衰亡。性命相互依存,相互影响。命盛则神全,神全则性强。命衰则性弱而神昏。性是道的化身,通过神而发挥作用。道的...

    孔令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041441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---旅途的脚印(三)

    从不给自己任何借口,始终保持少睡的习惯,真是令我汗颜。   作为一名发愿利众的修行人,我必须珍惜时光,减少睡眠,精勤修习自利利他之善法。   佛经云:“勤者不多睡,而常习醒法,弃惰谄悦戏,色欲及饰身。”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4042033.html
  • 佛教生死轮回观的现代理解与诠释

    层次,系迷于生死轮回等生存界之分类:(1)欲界,即具有淫欲、情欲、色欲、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,因男女参居,多诸染欲,故称欲界。(2)色界,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,乃远离欲界淫、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...

    释慧开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1242139.html
  • 明代儒佛道的合流及其世俗化

    群明编《明清民歌选》甲集。)究其实,则是色欲难戒,向往世俗人的生活。于是,有一些僧人开始从《西厢记》这样的“淫词艳曲”中悟道。(注:冯梦龙:《情史》卷15《情芽类?画西厢》。)  在明代,僧人有妻室已...

    陈宝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02342216.html
  • 索达吉堪布——旅途的脚印(四)

    真是令我汗颜。   作为一名发愿利众的修行人,我必须珍惜时光,减少睡眠,精勤修习自利利他之善法。   佛经云:“勤者不多睡,而常习醒法,弃惰谄悦戏,色欲及饰身。”“他人放逸时,贤者不放逸,他睡自己醒,...

    索达吉堪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4742448.html